中國的創客教育究竟呈現何種發展態勢?近日,在英特爾公司的支持下,由清華大學創客教育實驗室和現代教育技術雜志社聯合發布的《中國創客教育藍皮書2015》(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在創客運動的帶動下,創客教育正在中國蓬勃興起;建設創客空間生態與開展各類創客活動是當前創客教育實踐的兩大熱點。
《藍皮書》對創客運動和創客教育進行了回顧和梳理,并采用文獻計量的方法對國內外與創客相關的研究文獻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國內文獻主要聚焦在創客教育和創新創業:一方面是圍繞創客空間、創客教育以及創客文化等的教育性主題,體現為通過營造開放的創客空間和創客文化,激發各種創客教育活動開展,推動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另一方面是圍繞創新創業等的產業性主題,體現為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調動社會的創新創造創業能力,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此外,還梳理了國內創客運動自2012年以來主要經歷的發展階段,創客運動正在從小眾的獨享發展到大眾的廣泛參與。
《藍皮書》指出,創客運動正在創造一種教育文化,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并針對現實世界的問題探索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創客教育強調行動、分享與合作,并注重與新科技手段相結合,逐漸發展為跨學科創新力培養的新途徑。在創客教育中,學生被看作是知識的創作者而不是消費者,學校正從知識傳授的中心轉變成以實踐應用和創造為中心的場所。創客教育背后蘊含著豐富的教與學理論,包括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及“從做中學”、情境學習理論及“合法的邊緣性參與”、建造主義與“在制作中學習”等。
《藍皮書》特別關注了創客空間的生態建設和創客活動的設計組織。認為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創客空間需要從培育有共同興趣愛好或利益的社群、構建線下線上互聯互通的融合空間、吸納專業以及背景廣泛的跨界導師、組織創意創新創業導向的創客活動、吸收和迭代積累各種可轉化的資源、提供傳統的和開源軟硬件制作工具六個方面入手?!端{皮書》展示了校園創客空間和社會創客空間的六個案例:前者包括清華大學i.Center眾創空間、英特爾——西南交通大學大學生創客活動中心、溫州中學DF創客空間和北京市豐臺區第八中學創客空間;后者包括深圳柴火創客空間和天津青橙·北方創客體驗中心。創客活動既包括正式的課程教學,也包括非正式的競賽挑戰、創客工作坊和會議活動等。創客活動具有自發性和自組織的特點,以人人參與的形式來展開實踐。創客活動需要有效的組織模式以促進創意設計、團隊協作和作品實現?!端{皮書》介紹了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極創48小時、創客英雄之旅、極限學習過程(XLP)、翻轉會議等創客活動組織模式。
《藍皮書》指出,當前開展創客教育還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與挑戰,包括:如何建設校園創客空間,服務創客教育活動;如何重構原有課程資源,建立創客課程體系;如何打造創客師資隊伍,變革傳統教學方式;如何組織創客教育活動,培育推廣創客文化;如何做好頂層規劃設計,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如何協同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元參與的格局等。